·  左乙拉西坦原料、片
·  扎魯司特原料、片
·  頭孢雷特及注射用
·  頭孢拉宗鈉及注射用
·  安吡昔康原料及片劑、膠囊
·  雷諾嗪、緩釋片
·  雷替曲塞原料及凍干粉針
·  泉多普利原料、膠囊、片
·  克利貝特原料、片
·  吡咯他尼片原料+片劑
醫藥動態 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> 醫藥動態
Januvia引領抗糖尿病藥物創新方向
更新日期:2010/1/19  瀏覽:5350

    美國約翰•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內分泌代謝系主任、甲狀腺腫瘤中心主任Ladenson教授幽默地說:“在糖尿病治療領域內沒有完美的治療方案,只有在創新基礎上不斷優化的治療方案。”
    過去40年,全球已開發了100多種降高血糖藥物,口服藥根據作用機制的不同,可以分為促胰島素分泌劑(碘脲類和格列奈類)和非促胰島素分泌劑(雙胍類)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可改善胰島素抵抗;雙胍類藥物主要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;α-糖苷酶抑制劑則主要延緩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的吸收。就算這樣,也只有2 成半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達標——這是考察降糖的“金標準”。
   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主任委員楊文英教授介紹,碘脲類藥物的降糖效果與血糖水平之間是沒有關系的,無論人體血糖水平如何,它都會發揮藥力,此外,不少藥物無法根本阻止胰島β細胞的進一步損壞,有的更掠奪式地“促進”胰島素分泌,最終“累壞”了胰腺,病人只能依賴注射胰島素。隨著對糖尿病基礎理論研究的深入,國外已研制出新型抗糖尿病藥物DPP-4抑制劑,其典型代表就是默沙東公司研發的Januvia。
    DPP-4 類藥的效能是“生理性降糖”。這種創新藥物能夠增強一種名為腸降血糖系統的人體生理性系統,這個生理系統自身就能夠影響胰島的β細胞和α細胞,有助于調節葡萄糖。與眾不同的是,只有β細胞功能紊亂造成胰島素減少引起血糖升高,或因α細胞和β細胞功能紊亂造成肝臟葡萄糖合成失控進而引發血糖升高,DPP-4 才會產生藥效。專家這樣概括DPP-4的創新機理和意義:“DPP-4存在葡萄糖水平依賴性。通俗地說,需要的時候它才工作。它不會一味地只知道降糖,不知道“剎車”,更不會掠奪性地壓榨胰島,耗竭胰腺的功能。相反,試驗證明,它具有長期保護人類β細胞的前景。此外,因為它不會導致體重增加、血糖降低等的副反應,患者對藥物依從性也會大大提高。因此,理論上它的有效作用年限會大大超過目前的口服降糖藥,患者的胰島素依賴會大大延緩。”
    據悉,Januvia是DPP-4抑制劑類藥物中首只獲批準的藥物,2006年11月首先在美國獲批上市,2007年通過了歐洲批準,中國批準在即。短短3年,這只創新機制藥物就突破了900萬張處方量。在美國,這只才3歲的“聰明藥”已經成為口服糖尿病藥物的第二大品牌。
 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高粱橋斜街中坤大廈816室   電話:010-59854476 13552620803   傳真:010-59857963 010-58857222-1731

版權所有:北京愛力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  京ICP備19057984號-1  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09341號 設計制作:無憂網絡
深圳五星级酒店排名,深圳凤凰楼信息最新地址,深圳初中生多少钱一次_约吧